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電池環境影響


研究評估用於低碳系統如太陽能電池與風力發電機的各種電池生產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結果發現,若考量金屬耗用與溫室氣體排放層面,鋰電池的環境影響最大。

但至於其可能的毒性影響,則需更多資料以完整比較電池間差異。此研究未考慮電池生命週期的使用與廢棄階段,聚焦於鉛酸電池、鋰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與鈉硫電池的比較及考量金屬耗用、氣候變遷影響與能源需求等環境衝擊。

鋰電池之金屬耗用影響最大,且鋰礦開採的毒性及礦區位於自然風景優美地區,皆會造成重大環境、健康、社會影響。

然而鋰離子電池對人類的毒性每百萬焦耳(MJ)產能只有鉛酸電池的一半,且比鎳鎘電池的毒性還低,而鎳氫電池及鈉硫電池對人類的毒性是最低的。

製程需要最多能源的是鎳氫電池(每公斤 90MJ)與鋰電池(每公斤88 90MJ),並在溫室氣體排放上也表現最差,每製造 1公斤電池將分別產生 5.3公斤 12.5公斤二氧化碳當量,鈉硫電池和鉛電池在能源需求與溫室氣體排放表現最佳。

聯合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委員會建議淘汰HBCD


聯合國斯德哥爾摩公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審查委員會」通過建議,將工業用阻燃劑六溴環十二烷(HBCD)納入公約附件A的淘汰名單,以保護人體健康和環境。

HBCD主要用於發泡聚苯乙烯和射出成形聚苯乙烯,也用於紡織塗料和電器及電子設備用之高衝擊聚苯乙烯中。該建議對發泡聚苯乙烯和射出成形聚苯乙烯給予特別豁免,俾讓各國有時間採用更安全替代品。

此建議將被提交第6屆斯德哥爾摩公約締約方大會(預定20134月底在日內瓦舉行)審議。該委員會共通過包括針對工業用化學品氯化萘(CNs)HBCD、殺蟲劑五氯酚(PCP)及其鹽類和酯類在內的12物質之列管建議,這些化學品將進入下個審查階段。

環保駕駛,節能減碳更環保

    環保署為推動節能減碳,今(101)年度與臺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針對垃圾車駕駛人辦理環保駕駛教育輔導,實施結果顯示藉由駕駛行為的調整可節省油耗達7%,相當於每輛垃圾車每年可節省用油274公升,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40公斤,每年節省8,768元。有鑒於成效良好,環保署將 擴大推廣至全國各縣市所屬之環保局車輛(垃圾車及資源回收車),由環保部門帶頭,一起來推動環保駕駛,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環保駕駛」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主要是透過向駕駛人的教育宣導,以建立正確的駕駛習慣,包含避免怠速暖車、減少車上負載、注意車內空調及定期保養檢查等,達到節省油耗的直接效益。

        環保署自民國99年與和欣客運公司合作推廣環保駕駛,藉由該公司所建立的環保駕駛行為制度,驗證了環保駕駛的節能減碳成效。今年度進一步與臺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將環保駕駛制度推廣至環保局所屬垃圾車車隊,並藉由和欣客運公司專業教練的協助,針對垃圾車駕駛人,規劃課程,並從個人駕駛行為改善、全隊駕駛行為訓練及駕駛行為減碳效益評估等三方面著手,評估專案推廣成效。

        環保署已將本年度訓練課程製作成教學影音檔,並置於「環保駕駛資訊網」(http://ecodriving.itri.org.tw/),開放下載,希望藉由本次示範運行成功經驗,於明(102)年度開始進一步推廣至全國各縣市所屬之環保局「移動污污染源稽查管制計畫」車輛(垃圾車及資源回收車),由公部門帶頭,一起來節能減碳,減少車輛污染排放量。另外,對環保駕駛有興趣者也可透過此網站取得國內外相關資訊,並參考相關資料自我訓練成為名副其實的環保駕駛。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

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世紀之毒」戴奧辛的危害

    環保署為降低「世紀之毒」戴奧辛的危害,過去在「越南進口蚊香」等工作都有重大具體的成效,其背後關鍵因素,就是環保署環境檢驗所對戴奧辛檢測能力提供具公信力評估的參考物質,所以說它是保障國民健康的幕後英雄,一點也不為過。環境檢驗所成功研製液體及固體戴奧辛參考物質,也代表環保署為民眾健康的把關能力再升級。

        地球村的效應,讓環境污染也會經由日益密切的商業往來,跨越國界威脅國民健康,民國98年發生「越南進口蚊香」戴奧辛污染事件就是著名的案例(詳見方塊1),整個事件從發現污染、問題商品下架、全面調查,到獲致共識訂出全世界唯一的蚊香戴奧辛管制標準,歷時僅一個月。這個成功的案例,背後強大的後盾就是戴奧辛超微量實驗室及參考物質(如圖1)。

        戴奧辛的毒性極強,只要十億分之一的濃度就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嚴重威脅,而且一旦進入人體就不易分解及代謝,也會提高罹癌及增加產下畸形兒的風險。環保署為有效監測及管制環境中這個超級微量的劇毒物質,已成功運用參考物質,輔導建立10家(1家政府單位、3家國立大學及6家環境檢測機構)戴奧辛實驗室,共同為全民健康把關。

      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正好可以貼切的說明環境檢驗所在這項工作的深耕與執著。從2005到2012年,8年的淬鍊,環境檢驗所建立了自有配製技術,為國內環境檢測領域量身打造液態及固態參考物質,不僅切合我國法規及管理需要,同時也成為國民健康最有力的守護者。


提供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檢所